初夏,當記者見到石景山區金融辦主任楊京春時,她正在幫一家大型金融機構辦最后一道落戶手續。
“這已經是今年飛來的第三只‘金鳳凰’啦。”楊京春笑著說。從十年前全區沒有一家法人金融機構,到如今各大金融企業踏破門檻,石景山歷經了從“煉鋼”到“煉金”的巨大蛻變。
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第一季度,石景山金融產業收入350億元,對區域財政貢獻高達20%,第一支柱產業效應持續顯現。
“鋼鐵巨人”華麗變身為“金融新秀”,這個昔日的工業老城,正在向高端綠色的歷史新階段加速邁進。
金融貢獻率持續走高
以首鋼為旗幟,石景山,曾是北京城首屈一指的老牌工業區。2010年起,首鋼等一批工業遷出,石景山全面轉型第三產業。守著長安街西延長線的優越地理位置,高收益的金融產業成第一選擇。
然而,轉型金融,對這個曾經的工業老城來講,還真是大姑娘上轎——頭一遭,發展方向一度成關鍵問題。“朝陽有CBD、西城有金融街、海淀有科技金融,在各區金融格局基本形成的情況下,石景山得另辟蹊徑,走差異化路線。”楊京春說,通過吸引新興金融機構,石景山將眼光瞄準了創新型的保險業態。
長安街西端、西山八大處山麓,全國首家服務于保險創新發展的主題產業園區——北京保險產業園坐落于此,占地面積64.5公頃。園區一邊引入一邊建設,從高處俯瞰,還有20棟大樓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。
不同于其它金融產業園區,“新”是這里的突出特點。壽險及財險總部、保險資管、保險電商等保險全產業鏈在這里集聚,目前,保險產業園累計入駐機構18家,累計實現稅收超過17億元。
不止保險產業園。東起玉泉路,西至首鋼廠東門約7公里范圍內,一條“長安金軸”也在加速崛起。
目前,區內80%的金融機構在此布局,聚集了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、華夏銀行信用卡中心、天安人壽等總部型金融機構。
一組數據有力說明了老工業區的蛻變:2011年以來,區域內工業制造業從100多家直線下降至如今的40余家,而現代金融企業已入駐上百家。2013年,石景山金融業首次反超工業成第一產業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現代金融產業收入增長近15倍,稅收增長近29倍,增速居全區各行業之首。
6000家文創企業搶灘
金融只是石景山區產業轉型的一角。出保險產業園、向南三公里,中關村石景山園同樣煥發著生機。
約13平方公里的園區內,遍布著千余家網絡游戲、數字媒體、影視動漫等文創企業。作為本市首個虛擬現實創新中心,中關村虛擬現實產業園上月在這里揭牌。
產業園的點石商務公園6號樓,集聚了20多家虛擬現實創業公司,90后創業者史曉剛的公司便是其中之一。走進3層的一間光學實驗室,史曉剛和研發人員正在調試一個代號為“T3”的產品,這是一款雙目AR智能眼鏡。隨手拿起一本卡通讀物,佩戴眼鏡,記者耳邊隨即響起了動感的音樂,再看讀物,原本平面的維尼熊立馬變成立體、手舞足蹈起來,仿佛就在眼前,十分逼真。
“這是我們最新研發的光學顯示技術,”史曉剛說,從初創時的試水,到如今研發出自己的核心技術、并實現量產,他和團隊興奮而又意外。“園區帶我們對接國內外大企業、行業資源,有政策支持、租金補貼,并帶領大家形成產業聯盟,互助合作,很給力。”
積小流以成江河。不止史曉剛,石景山政策集成、資源平臺等優勢讓文創企業蜂擁而至。僅去年一年,就有300多家文創企業相繼落戶,更有華誼兄弟旗下知名企業入駐,石景山文創魅力與日俱增。截至目前,區內文創企業總數已超過6000家,僅去年一年,就實現收入約360億元。
綠色名片閃亮京西
遞出綠色名片,引來鳳凰棲息。金融、文創等高端產業入駐,這與石景山良好的生態環境密不可分。初夏碧水綠蔭,不論是漫步長安街西延長線,還是在蓮石湖畔、永定河石景山段親水休閑,又或者走入石景山大街小巷,都能感受到融融綠意。
周末的午后,記者來到永定河石景山段的蓮石湖畔,一水兒的綠從岸邊蔓延至步道,清風徐來、兩岸蘆葦隨風搖蕩。蓮石湖的綠意美景還在向東移植,引入城市。2015年以來,石景山區開展“西綠東引”工程,以永定河綠色生態發展帶及西部山區為起點,通過貫穿東西部的幾條綠色廊道的建設,將西部的綠色生態引向東部城區。
如今,驅車環繞石景山,昔日的老舊工廠、塵土飛揚已難覓蹤跡,清新怡人的綠色風景間,各類金融、文創中心錯落其中,一派花園式高端商務風格。
目前,石景山已經成為本市第三個無煤區,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51.3%,人均公共綠化地為18.4平方米,這在城六區里都屬最高。去年起,該區著手清理區域內524個群租大院,有的變成了社區公園綠地、有的變成了停車場、有的變成了便民菜站。今年,該區還將拆除區域內約300萬平方米違建,建成“無違建區”。
如今,在這個京西老城,曾經的灰色逐漸被抹去,一片片靚麗的綠色正徐徐展開。